刷短视频看到杨再春先生的草书点评,有所感悟。

先生讲,书法不但要写得好,还要避免相邻字的写法重复。即使是不同的字,有类似的部位,也要避免。

这像极了写文章时,同一个词要避免重复使用,最好找一些替代词来避免“疲劳”。即使没有老师这样教过,但 从阅读上,从感受上,也会觉得用丰富的词汇能让表达更加丰满。

反过来思考,为什么从未注意过书法这个问题呢?

原因很简单,草书之外的书法体,一个字的写法几乎是固定的,没有变化可言。

但草书不一样,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处理,灵活度大。所以更具有艺术性。

儿时看不懂草书,不理解其中之道。现在看到草书,字的形态肆意变化,又能保持平衡,有所张扬,又能站稳, 喜欢的不得了。再加上杨先生所讲授的“变化之道”,让草书的生态系统更加多样化了。 但草书比其他书法体更难掌握, 即使喜欢,也认不到几个,更写不出,只能自叹不如。

说点题外话,为什么书法可以称之为艺术?

从我的感受出发,所有的艺术都是灵活的。有一种解法不叫艺术,有很多种可能的就可以成为艺术。

艺术往往不像数学公式,推导即可得出。艺术需要创造,虽然有基本的规律,但每个人都可以发挥,千人千面。其中 那个出类拔萃的,惊为天人的,就是艺术。